闽理足迹(十) 体育学院“锋芒”社会实践队:探寻莆仙新乾坤,聚力乡村涅槃生

发布日期:2023-07-27    浏览次数:

718-21日,体育学院“锋芒”青年红色实践团高宏老师的带领下前往福建省莆田市,联合秀屿区团委、秀屿区委宣传部、秀屿区引航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月塘镇政府、联星村委会、双福回族村,围绕乡村振兴体育教育传统文化等主题开展活动。针对莆仙戏曲、公益支教、红团制作、直播助农等项目进行深入学习与探究,通过多角度多渠道多形式推动乡村振兴,为弘扬传统文化贡献青春力量。

 

甩龙碰撞新非遗,助力传承莆田红

第一站,体育学院“锋芒”青年红色实践团先后到访了中华妈祖莆仙剧团,对莆仙戏曲文化进行深入学习交流。团里的20位老艺人,对乐器、唱腔、服饰、脸谱、动作等进行一一介绍,在老艺人的巧手下,运用揉、勾、抹、破描绘着色,在脸上留下了精美绝伦的画作。并通过“手把手”“点对点”方式将表演程式、科介、曲牌和唱腔毫无保留地教授给同学们,切身感受着与莆仙戏表演者的零距离接触,领悟戏曲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将校园中的传统课程中华彩带龙”与“莆仙戏曲”相结合,共同呈现在戏曲舞台上,两大传统文化交辉相映,让非遗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活态传承,为古老的莆仙戏赋予新魅力,让传统文化焕发新光彩

 

 

 

体育学院“锋芒”青年红色实践团赴莆田双福回族村,化身莆田红团制作技艺“搭桥人”,体验“一抹千年红,一口乡愁味”的莆田红团,实践团成员们在百姓们的“手把手”教学中,通过泡、蒸、拌、揉、包、印一套环环相扣的制作工序后,深刻感受到了指尖上的非遗传统非遗文化包含的精巧工艺和非遗传承人的热爱与付出。与此同时,实践团先后前往莆田文化古街出售红团,纯正的莆田吆喝声与中华彩带龙”的碰撞带来了不一般的买卖,让非遗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活态传承

 

 

 

通过本次对红团技艺、对莆仙戏文化的探索交流,真正做到了校地合作”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非遗传递暖童心,多元教育助振兴

 

 

 

第二站,体育学院“锋芒”青年红色实践团前往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笏石镇引航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开展支教活动。实践过程中,实践团以趣味热身小游戏为切入点,以健身气功传统功法”“中华彩带龙”富含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内容,以“体适能练习”为新力量,开展双向互动式学习交流。一连串“边看边听、边学边悟”沉浸式学习体验,激发小朋友们的学习潜能,让小朋友们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气质和魅力,使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身临其境的体会。以此进一步发挥凝聚青年、引领青年、服务青年的作用,为乡村教育添砖加瓦,助力乡村振兴。

 

 

 

非遗致富新道路,助农“播”种促振兴

第三站,体育学院“锋芒”青年红色实践团前往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联星村开展直播助农活动,让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流量成为“新农资”、非遗成为“助推器”使“助农”直播跑出乡村振兴的“加速度”。通过内外联动方式,实践团伴随联星村村民脚步踏入农田新世界,了解到当季农产品为花生,现场进行直播采摘,体验采摘花生的乐趣。通过新时代电商平台拓宽特色产品销售渠道,将非遗特色的红团、农产品通过互联网平台推广出去,在直播间,实践团将专业特色与当地方言相结合,开展双语带货助农直播”,“普通话+莆田话”的交织成为了一大亮点,该活动还被当地电视台录制并播出。

 

 

 

社会实践是青年与社会有效沟通的桥梁,这个夏天,闽理学子走出校园、走向乡村、走进社区、走入基层、走上助农推新第一线,发挥学科特色和专业特长,助力乡村教育+助农”新型振兴模式,践行“强国有我,青春有为”的青春誓言。(通讯员高宏 陈巧如)

 

图文来源 | 体育学院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宝盖风景区(宝盖校区)、福建省石狮市厝仔工业区(蚶江校区)邮编:362700 

联系电话:0595-88259999 传真:0595-88911791 电子信箱:bgs@mnust.cn; 闽ICP备09019555-1 ©CopyRight